

摘要:在當今的實驗室中,水環境作為絕大多數實驗室的最基本環境,在實驗中占的地位非常重要,水質往往決定了很多實驗結果的真實性、可重復性。
在當今的實驗室中,水環境作為絕大多數實驗室的最基本環境,在實驗中占的地位非常重要,水質往往決定了很多實驗結果的真實性、可重復性。對多數做實驗的專家來說,他們通常要求純水中的雜質元素和化合物的濃度在ppb級甚至更低。在實驗室科學研究領域,所關心的純化起始點是自來水,如果實驗室中已經有蒸餾水、去離子水或反滲透水,那就只注重超純化的過程。
一、實驗室純水的分級
1、三級純水:物理純度一般為小于50μS/cm,單蒸水、雙蒸水、普通去離子水和反滲透水都屬于此級別。它一般由自來水純化制備而成。三級純水的主要用途是清洗瓶皿、高壓消毒裝置用水、人工環境室用水及超純水儀進水等。
2、二級純水:二級純水是一個模糊的范圍,常用5~5M·cm表示。但二級純水絕不嚴格限于此范圍內,可以講1~17M·cm范圍均認為是二級純水。二級純水一般是將三級純水再經過離子交換或電滲析而制成。它主要用于一般試劑的配制,普通化學實驗用水及給超純水儀供水。
3、一級超純水:一級超純水是指物理純度大于18M·cm的水,習慣稱電阻率為18.2M·cm是一級超純水的指標。一級超純水一定是由三級或二級純水經核子級離子交換樹脂再純化而來。它主要用于高精密度的分析實驗和對誰純度要求很高的生命科學實驗。
二、水質的表征參數
(1)無機物含量-電阻值/電導率;
(2)有機物含量-TOC(總有機碳);
(3)微生物含量-細菌數顆粒物含量-顆粒數(有粒徑要求,往往只小于0.2μm的顆粒剩余數)。
三、實驗室純水的供水模式
實驗室純水供水模式分為中央純水供水和分散純水供水兩種模式。
1、分散純水供水模式:指在實驗室各用水點位置設置純水機或成品水。
優點:儀器有單獨的使用權,使用率高。適用于用水量少的實驗室。
缺點:運行成本高,管理分散,消耗成本相對較高;桌面定點臺式安裝,定點取水,機型產量小,流量小,工作效率低;若每個實驗組單獨購買,業主在該類產品上的投資總額非常高,可能會因每個實驗組工作情況不同而導致空置率提高,不利于投資效率最大化。
2、中央純水供水模式:指設置純水生產裝置,實驗室用水通過供水管道輸送到各個實驗室用水點,無論是單個實驗室還是一棟實驗樓,實現從實驗室用水點的純水龍頭直接獲取實驗室純水或超純水。
優點:運行成本低,管理集中;集體使用,不存在機器閑置可能;產量大,用水采用管網化,同一實驗室多點取水。
缺點:系統必須保證長期安全運行,否則存在斷水風險。
隨著實驗室裝備的發展,實驗室供水的管網化與集中化已成為大型實驗樓純水供應的發展方向。